特朗普想拉拢韩国谈判,韩国为何先派40人来北京?

荻田忠利 2025-04-16 减肥 18 次浏览 0个评论

美国关税政策盲目自信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似乎依然沉浸在对当前关税政策的盲目自信之中。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放出话来:“下周,我们将启动与韩国的谈判,美国现在的策略是,谁先来谈,谁就能拿到更好的条件。”这番“先谈先得”的说法,听起来颇有些诱饵的味道,仿佛在说,来得早就能多分一杯羹。

韩国意外选择北京

就在美国官员话音刚落之际,韩国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据韩联社报道,4月15日,韩国派出由4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前往北京,与中国展开第二阶段中韩自贸协定的深度磋商。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韩国没有选择飞往华盛顿,而是坚定地走进了北京的大门,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自贸协定再谈判

中韩自贸协定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2014年基本完成谈判,2015年正式生效,成为当时中国与亚洲第三大经济体之间最全面的一项双边贸易协定。协议涵盖范围极广,农业、机械、电子、化工、钢铁、汽车等领域都被纳入其中,给两国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也推动了双边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但时代变了,这几年,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旧的规则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美国拉拢韩国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公开表示,希望与韩国加强贸易合作,甚至不惜开出“先谈先得”的承诺,试图用诱人的条件来争取韩国站到自己一边。美国当然明白,韩国作为全球第十三大经济体,在亚太地区和全球供应链中地位重要。数据显示,2022年中韩贸易额一度高达3622亿美元,虽然2023年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在3108亿美元的高位,远超同期美韩贸易额的1936亿美元。

韩国的平衡术

现在的韩国,确实像走在一根越拉越紧的钢丝上,步步惊心。一方面,它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早已深度绑定,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关键的供应链合作对象。韩国的电子、汽车、化工等多个支柱产业都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韩企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和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韩国在安全上又深度依赖美国。美韩同盟是其国家安全政策的基石,无论是军事驻扎、情报共享,还是区域安全合作,韩国都离不开美国的“保护伞”。

合作共赢是最优解

中国也一直坚持推动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脱钩断链”的做法。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正是这一立场的现实体现。中国通过不断推进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不仅希望扩大市场开放,也是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稳定、互信、共赢的区域经济秩序。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中国的长期发展,也对整个亚洲的和平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不仅是韩国,像日本、越南、马来西亚这些亚洲国家也都在面临类似的难题。它们在安全上或多或少都和美国有联系,但经济上又与中国密不可分。全球化时代,经济利益早已交织在一起,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搞单边主义、脱钩封锁,不仅得罪朋友,还可能砸了自己的饭碗。所以,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与中国加强合作才是更现实、更务实的选择。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唯有合作共赢,才是各国走向稳定与发展的最优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资讯网,本文标题:《特朗普想拉拢韩国谈判,韩国为何先派40人来北京?》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